北语女生留学路:从小联合国的妳到妳的小联合国

2014/11/09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北语的女生生活在一个非典型却又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中:女生比男生多,外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,在五道口这样的物质中心偏又执著于最安静的文科学习,文科又被北大、北外、上外等抢去风头,剩下的汉语教育还是对外的。换言之,北语的女生要在应聘时和语言人才中的“稀有物种”拼体能和地位,在政策对外倾斜的条件下和外国人拼经历和见地,在消费主义中和自己拼心态和定力,在学校排名主导的风气中和名校同胞拼自信和技能,在英语弥漫的世界里和“国际化”拼特色和立场。

 

        说来好像这群女孩的优势都被霸占了,但其实极少有人解读“劣势”背后的空间。拥有优势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优势,从而不常去思考优势的尽头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。当突然有一天陷入困境时,反复的思索实际上是开始质疑自己和奋斗的意义。北语并非一个抢风头的地方,这反倒给了女生们静心思考的时间和空间:我到底想要什么?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肯多花精力了解自己的人,脚下的路便是捷径。

 

        刚入学的妳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幻想,从社团到学生会,从读书到恋爱,从选课到实习,似乎没有人把“迷茫”二字作为兴趣来关照,也就更难想到去设立目标跳出迷茫。但是短则几星期、多则几个月,大多数人就陆陆续续陷入这个怪圈了。“我为什么要上大学?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?学它有用吗?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?”渐渐地,开始屈从于所谓的现实,人云亦云,人动亦动。就像某个清华老师所言,大一孩子眼里的光芒到大四就全都消失了。仿佛出国,读研,工作只是谋生手段,之后嫁了人、有了孩子,这辈子就这样了。当周围大多数人都这么想时,似乎也没有别的思路了。其实不然。其实这是最扭曲的人生设计。

 

        二十来岁的人生,是埋下种子的几年,而不应当就此终止想象,不应当安于被别人定义和看透的那种生活。所有的才华,无论是西语、阿语、口译、文学等等,都会在人生中适时地闪耀,而不必因预测不到那个时候而焦灼不堪,急功近利地频繁变轨,以至于很多梦想还没有绽放就枯萎了。二十来岁的迷茫是最美的,因为它欣欣向荣,因为它如宇宙的混沌状态孕育着无限可能;而四五十岁的迷茫则是灰暗的,是对过去的否定。不要急于逃离这种让人如坐针毡的状态,在期待、疑问和想象中为做一个完整而好奇的人打好基础。世界上本没有关于成功的定义,更无年龄限制,意淫的人多了,也就无中生有了。二十来岁对知识的渴求是最纯澈的,一心要把自己培养得更好,生怕不够成熟有深度而漏掉机会。不用心急,安排好时间,自不必以跬步至千里,而且前人的曲折和窍门都可以拿来为自己铺一条快速路。

 

        北语是我的母校,也是美龄宣讲的第一场,没想到会来那么多人。回来是想告诉大家,有这样一群人为妳们的梦想而坚守着。无论是读博的我,从芝加哥大学休学的Anna,还是从北大出来创业的Maria,都选择了有争议的路来诠释自己和梦想,从早忙到晚,睡前想着第二天又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去做就兴奋地盼着天亮。创办美龄是为了搭建一个国际女性教育平台,开辟学校和培训之外、社会之内的第二教育。这个平台上聚集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中国女生、媒体人和国际学者,激励中国的女大学生重新点燃梦想,拾起曾经丢下的信念,跨越现实的羁绊,打破思维的枷锁,在留学路上独立而优雅地组建自己的小联合国。上天给了妳性别,父母给了妳生命,社会给了妳身份,这些都无法选择。但是妳可以选择去用力地想象,用力地观察世界——到阿拉斯加和水手结交朋友一起航海,到印尼开会认识一个德国的律师一起去日本爬山,到南非支教结识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,到纽约工作遇到前辈们一起探讨人生的精彩,工作累了找个欧洲的大学读一个学位修行两年……妳的小联合国由妳经营,也会围着妳转。It is established NOW for the sake of a true self!

 

作者:邓蔚玲

Maylink Mission:Empower Women, Embrace the Time

上一篇
下一篇

咨询热线:010-62569670

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文津国际公寓1207室